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节目排期>正文
百年瑰宝 莞邑生辉——2015年莞清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演
2015年06月18日

东莞,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岭南文明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
清远,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拥有豪放古朴的瑶、壮民族风情
历史传承 人文变迁
莞清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演
让这些百年瑰宝再次焕然新生
闹花灯、木偶戏、舞麒麟、瑶族原声民歌、布袋木狮舞
感受莞邑大地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节目简介】
【闹花灯】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的民间舞蹈。据传从中原地区传入,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闹花灯表演人数一般为八人,四男四女(男扮),两男一手举小灯,一手舞扇,两男御车,两妇举大灯,两女饰母女俩,坐于车。《闹花灯》歌词包含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内容,到村里的家家户户巡游表演。闹花灯舞蹈根据当地的节气、民情风俗以及当地的农事活动进行编排的歌舞表演,反映了许多有当地特点的客家风情。
 
【排瑶民歌】
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声好比山溪水,千流万支汇成河。瑶歌是排瑶人民口头文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男女老少都是唱歌能手。他们常常以歌代替言语。百里瑶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能激发瑶民的唱歌情思,田野上、山林里、火塘边处处都是歌场。婚嫁、丧葬、祭祖、敬神、待客、劳动、节日喜庆等场合无不以歌声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
至今流传下来比较著名的排瑶民歌有:《盘古歌》、《歌堂曲》、《师爷歌》、《情歌》、《敬酒歌》、《十二月歌》、《新娘炒黄豆歌》、《里八峒》等。是排瑶祖先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的,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南瑶族居住区。
 
【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
连州“瑶族布袋木狮”瑶族布袋木狮舞是广东省境内独一无二的道具舞蹈,流行于连州市三水乡,多在节日或喜庆时表演,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布袋木狮是瑶族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狮头用泡桐木雕凿而成,狮被内可藏2-8人,木狮表演一个造型为之一象(亦叫景)总有72象,表演时,鼓乐齐奏,木狮舞动,发出“啯啯”的响声,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长鼓舞】
长鼓舞是排瑶祖先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的,相传在隋唐年间,至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连南瑶族居住区。连南瑶族长鼓舞的舞蹈语言较为丰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排瑶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对研究排瑶的族源历史、生产劳动方式、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宗教信仰等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长鼓舞是广场性的舞蹈,表现的内容为模拟生产、劳动、叙事和表达欢乐情绪,既可自娱也可表演,形式多样。精美的服饰、独特的舞蹈,是连南排瑶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排瑶人民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节目列表】
1、麒麟舞
2、闹花灯
3、木偶戏
4、瑶族原声民歌
5、小英雄粤剧演出
6、布袋木狮舞
7、凤岗客家山歌
8、舞春牛
9、莫家拳
10、长鼓舞
(曲目以当天实际演出内容为准)

【赏学堂】长鼓舞:长鼓舞内容多表现为建房、制鼓、开山、挖地、舂米等劳动生活,生动形象,无论从舞蹈形式还是舞蹈内容,都再现出瑶族人民的生活情景,同时表现出瑶族人民热情豪放、勤劳质朴、勇敢坚毅的性格特质。长鼓舞与民族活动相结合,体现出不同地区瑶族人民风格迥异的艺术文化,它丰富的内涵,浓郁的民俗性,成为传承瑶族民俗文化的载体。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广告服务联系方式友情链接意见建议版权声明招聘信息投稿信箱
Copyright©Dongguan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内容为东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90260
法律顾问:广东君政律师事务所
东莞日报社 设计维护 最佳分辨率:1024×768